首页-浙江党史和文献网
浙里学史丨党史书目推荐:《中国燎原社》
发布时间: 2024-10-21

《中国燎原社》由温州市瓯江区委党史研究室编写,2014年2月出版。该书从“燎原社”的成立、探索、批判、评论、回忆、今日燎原等几个章节,展现燎原人民坚持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敢为人先、大胆实践的首创精神。

重临甲子复真容,折戟沉沙铁不溶。

一曲高歌中国梦,腾飞万马正四风。

红日一轮步中天,复兴大任落双肩。

十亿人民瞻马首,接过燎原改革鞭。

这是“包产到户第一人”的戴洁天在该书序言中写的一首诗歌,诠释了“燎原社包产到户”的一路发展历程的曲折以及对于改革实践精神的歌颂。

1956年,中国农村正处在合作化运动高潮。书中讲到,这一年5月,当时永嘉县委辖区的三溪区雄溪乡燎原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现为瓯海区郭溪街道任桥、凰桥、曹埭村),组织包产到户试验工作,将全社5482亩水田和130亩园地的田间作业、工种工分和计划发包的产量,全部落实到788个有劳动底分的劳动者身上,做到土地丘丘有主,产量人人有责,从根本上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随着实行“包产到户”的持续开展,第一个丰收季节到来,燎原社85%的农户都增加了收入,单季春粮增产40%。但随着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的开展,1957年3月初,燎原社在实践中探索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道路的“包产到户”试验被扼杀。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燎原冤案得以平反,燎原社“包产到户”成为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全国,推动中国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书中论述到,燎原社包产到户从“可成”到“难成”最终“大成”,10个月的改革探索,22年的含冤受难,5年的平反昭雪,30年的发展繁荣。这段曲折历史,孕育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开创了“小商品、大市场”的温州模式,再到新时代温州人精神的发扬传承。


来源: 温州市瓯海区委党史研究室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