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浙江党史和文献网
杨沫江:抗日战争中的浙江机场
发布时间: 2023-07-26

   :浙江机场建设起步于北洋军阀时期,1927年开始纳入国民政府统一规划建设之中。一二八事变后,浙江作为对日作战前沿地位日益凸现出来,国民政府开始加大对浙江机场的建设力度。在全面抗战时期,浙江机场在抵御日军侵略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遭受到日军的破坏。

关键词:抗日战争  浙江机场  建设  作用 

一、全面抗战爆发前的浙江机场建设情况

(一)浙江机场建设的起步

浙江机场建设起步于皖系军阀卢永祥担任浙江督军期间。为筹备浙江航空,自1921年始,卢永祥组织地方政府先后启动兰溪、镇海、衢县飞机场工程。[1]1922年春,卢永祥通过上海恰比奥斯克洋行,购得6架法制“布莱盖-14”式飞机和4架“毛兰”式单翼飞机,在杭州笕桥建立浙江航空教练所。[2]1924年10月,卢永祥在江浙战争中失败。浙江航空教练所及机场等航空设施均被直系军阀孙传芳接收。此后,孙传芳当局曾于1925年筹备临海、栅浦(位于今台州市椒江区)等机场工程。[3]但北洋军阀在浙江建设的机场具因政局、财力等因素,建成的机场规模较小,且使用率不高,多数机场还属于筹备阶段。

1927年2月底,北伐军克复浙江,浙江机场建设开始纳入全国统一规划。但国民革命军战胜北洋军阀后,又爆发新的混战,浙江机场建设一时也无明显进展。中原大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加快了推进全国航空事业的步伐。1931年7月,浙江省政府下达要求各县县长勘觅飞机场场址并及时上报的命令,并对上报时间和方式都有严格规定,镇海县县长就因迟报和不注重保密被记大过一次。[4]

(二)一二八事变后,建成以杭州为中心的机场群

一二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保卫首都南京和经济中心上海,开始在京沪周边的江浙地区建设大量军用机场群,总体上以南京和杭州为根据地,形成拱卫京沪地区的航空格局。浙江机场建设迎来了高速发展期。

杭州笕桥机场[5]建于1931年,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中国空军以笕桥机场为基地与日军进行空战。一二八事变结束后不久,国民政府加强对笕桥机场的建设。笕桥机场成为国民政府第一个空军基地,集航空教育培训、飞机制造维修于一体,建有中意飞机制造厂,为全国一等航空站。此外,长兴机场[6],宁波段塘水上机场、栎社机场[7]等也陆续开始建设。自此,在浙江形成了政府主导、民众积极参与的机场建设热潮。

长兴机场在建设时得到蒋介石的高度关注,对机场竣工时间提出严格要求,机场选址是由中央航校派飞行教官刘光业指导完成,并在开工前由浙江省政府先预拨工程费三千银元;[8]浙江省政府于1933年8月16日下令对因机场建设征用土地的农民给予地价补偿和减免粮赋。[9]大批民工奋斗在机场建设第一线,仅1934年在建设建德机场时,全县共派民工10余万人,工资每日仅为3角钱,吃住在工地上,生活相当艰苦。[10] 在“航空救国”的口号下,民众也积极为机场建设捐款,国民政府要求各界人民认捐机场“特别捐”,仅温州中学师生就认捐银元5000多元。[11]

在浙江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浙江机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据1934年统计的《中国各省飞行场分布表》中,浙江省共计有17个机场,在全国各省机场数量中排名第三。[12]日本在全面侵华前曾对中国各省机场建设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结果为浙江共建有17个机场,与《中国各省飞行场分布表》相同。分别是杭州笕桥机场、余杭乔司机场、海宁西盐仓机场、长兴机场、嘉兴机场、上虞曹娥机场、宁波段塘水上机场、宁波栎社机场、镇海南泓机场、诸暨机场、兰溪机场、衢州机场、海门机场、温州南塘机场、温州中央涂机场、丽水机场、建德下二都机场。[13]据有关资料记载,浙江在这段时间还建有淳安机场[14]、温州江心水上机场[15]、江山机场[16]。所以,据不完全统计,至全面抗战爆发前,全省至少有20个机场。

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浙江建成以笕桥机场为中心的杭州机场群,嘉兴、余杭乔司、长兴、上虞曹娥、宁波栎社等多个前进机场,供战时飞机临时降落加油和飞机疏散之用;海宁西盐仓、建德下二都等秘密机场,供飞机临时躲藏之用;兰溪、诸暨、淳安等机场作为备用机场。

二、全面抗战开始后浙江机场的建设及其作用   

(一)全面抗战期间,建成以衢州为中心的机场群

1937年12月,在杭州机场沦陷之际,国民政府将杭州空军总站改编为衢州空军总站,驻衢州。杭州机场的职能开始向衢州机场转移,原驻扎笕桥等机场的航空队以此为根据地。国民政府亦开始大力度扩建衢州机场。

衢州机场建于1933年。1938年1月,开始对机场进行扩建,在机场东北、西南两角增筑滑道,各长200米、宽70米。7月两角宽度也增至200米。1939年11月,衢州空军总站改称为空军第十三站,管辖衢州、建瓯、玉山、丽水等机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配合美军在东南沿海地区登陆,国民政府决定将衢州机场再度扩建,建成一个可供美国空军任何型号飞机降落和起飞的机场。[17]1941年12月,几十万群众冒着雨雪和日机轰炸,从遂安、松阳等县运来大木(中径20厘米)360万根、竹子90万根以作为机场扩建材料。[18]浙赣战役前,衢州机场已建成1800米长的水泥跑道,能保证各种重型飞机起飞与降落。[19]衢州机场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最大军用机场,对日军本土构成了直接威胁。[20]与衢州机场毗邻的丽水机场也于1938年、1939年进行了两度扩建。扩建后的丽水机场与衢州机场互为犄角,并结合周边机场形成以衢州机场为中心的机场群。

(二)淞沪会战初期,杭州机场成为中国空军争夺制空权的桥头堡

全面抗战爆发后,杭州机场毗邻淞沪战场,成为中国空军先发制人夺取制空权的桥头堡。1937年8月13日,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下达了《空军作战命令第一号》,将空军几乎全部主力分别调动至杭州笕桥、广德、曹娥等长江流域附近机场。[21]中国空军第四大队进驻笕桥机场,第九大队进驻曹娥机场,第二大队进驻广德、长兴机场,中央航校组成的暂编大队进驻嘉兴机场。[22]8月14日15时50分,空军第34中队出动1架霍克Ⅲ型驱逐机和5架霍克Ⅱ型驱逐机,共携带50公斤炸弹2枚、11公斤炸弹18枚,由杭州出发,轰炸公大纱厂,此时日军“正在装备飞机”,此次投弹“命中百分之九十以上”。[23]8月14日这一天,中国空军对上海公大纱厂的袭击收到了较好效果,日军在公大纱厂修建机场的工程被迫中断。[24]

在争夺制空权的战斗中,除主动攻击敌基地外,还需要对来犯敌机及时升空拦截。8月14日18时,日本海军第一联合航空队所辖鹿屋航空队9架九六式轰炸机偷袭笕桥机场。[25]中国空军第四大队紧急升空拦截来犯之敌,取得了3比0[26]的骄人战绩,粉碎了日本航空兵不可战胜的神话。此后,杭州上空又连续发生激战,仅8-9月中国空军在杭州地区击落的日机就达25架。[27]但由于中日空军力量对比悬殊,随着日本空中力量在淞沪战场的不断加强,中国空军逐渐失去了制空权。

(三)1938年后,宁波、衢州、丽水等机场成为中国空军对日作战的前沿阵地

1938年春,日机不断对中国各地进行狂轰乱炸。为打击日本侵略者气焰,鼓舞全国人民抗战士气,3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制定了《空军对帝国内地袭击计划》,空袭时间计划为5月中旬末两三天内;起飞地点以浙东的宁波、诸暨为宜,使用武器为文告传单。[28]5月19日夜间,中国空军第十四大队队长徐焕生、副队长佟彦博等8名队员,分别驾驶两架马丁B-10重型轰炸机,以宁波栎社机场为前进机场起飞离开国境,在日本长崎、福冈、熊本等地散发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宣传品20余万份(约100万张)。[29]这是日本有史以来第一次受到其他国家飞机的袭击。这次道德远征,充分展示了“我抗战之决心与伟力”,也得到世界各国舆论的赞许。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浙江南部的衢州、丽水等机场距离日本本土最近,成为盟军空军对日作战的最前沿阵地之一。1942年4月18日,美国空军中校杜利特尔率领16架B25型轰炸机在美国“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起飞奔袭日本本土,对东京、横滨、川崎、名古屋等地进行了轰炸。在计划中就以衢州和江西玉山作为返回降落基地,但因气候恶劣等因素未能按计划降落,杜利特尔等80名机组人员被迫在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弃机跳伞或迫降。正由于衢州、丽水等机场对日本本土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迫使日军调集重兵发动了浙赣战役。

三、日军对浙江机场的破坏

(一)日军对浙江机场的轰炸

淞沪会战爆发后,为摧毁中国空军力量,争夺制空权,日军对浙江境内主要机场进行了猛烈轰炸。8月14日,日机首次袭击杭州市区,炸毁笕桥航空学校蓬厂2座,8月29日,日机8架袭击笕桥机场,毁栅厂2间。[30]9月19日,日机轰炸长兴机场,机场设施全部被炸毁。[31]在杭州及周边机场沦陷后,日军又不断对浙江未占领地区的机场进行轰炸。1938年2月6日,3架日机轰炸丽水机场,投弹6枚,炸死多名修建机场的民工,炸毁民房3间。[32] 4月12日,日机22架轰炸宁波栎社机场,投弹40余枚,机场蓬屋全毁。[33]杜利特尔空袭日本后,日军为防止中、美空军利用浙江一带机场对日本本土实施“穿梭式轰炸”,当即决定摧毁中国浙赣线上的空军基地和前进机场[34]。在1942年4月19日后的一个月里,日机轰炸衢州机场59次,投弹1341枚,飞机跑道被炸毁。[35]

(二)日军对浙江机场的地面摧毁

日军对浙江机场的地面摧毁,破坏最为彻底的是浙赣战役期间对衢州、丽水机场的破坏。1942年5月15日,日军发动了浙赣战役,6月7日衢州机场沦陷。6月下旬,日军第一一六师团开始对衢州机场进行破坏,同时开始彻底破坏机场周围的各种设施。[36]日军对衢州机场的破坏非常彻底,破坏的具体情况为:挖壕沟141789立方米,壕沟的大小,深1.5米,上面宽2-3米,长度32.127公里;以机场为中心,对方圆四公里之内设施和资源进行破坏,其中机场掩护所13所,官兵宿舍21栋,农户200户,砍伐树木(竹)115486棵;此外,日军从八里外乌溪江引水来淹没机场,并埋有大量地雷。[37]日军在8月25日前完成了对衢州机场的破坏,于28日撤离衢州。丽水机场也遭到了日军的疯狂破坏。日军将机场跑道挖成无数条纵横大沟,并且炸成114处深坑,机场半径1.5公里内的树木、房屋全部被砍伐、推倒。[38]经过日军的这次彻底破坏,衢州、丽水机场已经失去机场功能。

抗日战争中的浙江机场,除舟山地区外,遍布全省各主要地区。浙江机场作为中国空军在东南沿海重要的空军基地,对日作战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浙江军民在机场建设上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是浙江军民反抗日军侵华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与参考文献:

[1][3][16] 浙江省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L085-002-2998、L085-002-3009、L085-002-3007。

[2][11][12][20] 欧阳杰著.中国近代机场建设史[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54.442.76.439-443.111.

[4]浙江省民政厅训令:政字第六八三号(中华民国二十年八月八日):令各县县长:奉省政府令为电饬镇海县长勘觅飞机场迟报到省着记大过一次并令通饬各县嗣后关于紧要电饬之件务用电复等因通饬遵照,浙江民政日刊[N].1931( 182):530.

[5] 浙江省军事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省军事志[M].方志出版社,1999:151.

[19][38] 渠长根.浙江航空史志]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35.89.90.

[6] 谢文柏主编.长兴县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591.

[7] 宁波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宁波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5:843.844.

[8] 国难时期办理交通事项以供军用之公牍:训令:训令财政厅:案据长兴县县长王文贵皓电称飞机场地址经同刘技术员择定桥圩民田建筑工费浩大限期极迫拟哿日开工请赐先拨工程款三千元俾资应用乞鉴核电遵由,浙江保安月刊[N],1932(9-10):185-186.

[9] 浙江省政府训令秘字第——○九七号(中华民国廿二年八月十六日):令财政厅、建设厅:为本省各公路铁路飞机场收用民地应迅行办理豁免粮赋仰转饬克日遵办由,浙江省政府公报[N],1933 (1903):7-8.

[10] 中共建德市委党史研究室.抗战风云——建德抗战资料选[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125.

[13] [日]日本参谋本部防卫研修所战史室.支那飞机场全图,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昭和十二年八月二十五日:269-286.

[14] 淳安县志编纂委员会.淳安县志[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0:538.

[15] 永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永嘉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397.

[17] 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文史资料精华丛书(第3卷)[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443.

[18] 衢州市志编纂委员会编.衢州市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922.

[21] [23] 曾达池.空军抗战纪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八一三淞沪抗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369.373-374.376.

[22] 陈应明,廖新华编著.浴血长空——中国空军抗日战争史[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3.

[24] 商晓星,时评.民国空军的航迹[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2:256.

[25] [31]包晓峰.日军侵略浙江罪行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2.14 .

[26] 王德中.对八一四空战战绩的商榷[J],抗日战争研究,1994(3):199.

[27]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5册·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340.

[28] 瀛洲居.中国空军日本远征记[J],文史精华,1998(1).

[29] 高群服著.台湾秘密档案解密[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8:8-11.

[30] 中共杭州市委党史研究室.血证——杭州市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成果汇编(三)[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45.

[32] 浙江丽水市委党史研究室.浙江省丽水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10.

[33] 宁波时事公报[N],1938-4-13.

[34] 郭汝瑰,黄玉章.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977. [35] 衢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衢州文史资料(第21辑),内部文稿,2000:16.

[36] [37][日]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昭和十七年、十八年的支那派遣军[M],朝云新闻社,1957:228.252.




来源: 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