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湖市史志研究室充分发挥党史中蕴含着的廉政文化教育资源,助力提升全市党风廉政教育质效。
一、重“研”,以史鉴廉。立足党史编研主责主业,系统梳理相关廉政史料,整理编辑出版《三忆录》,与市纪委联合拍摄张佐臣烈士纪录片《1927:流行不灭》,协助市纪委编纂《平湖古代监察御史》《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张佐臣烈士》《寻廉记》等系列廉政读本,以党史中的革命先烈、平湖解放以来勤政廉政党员干部典型形象,引导新时期党员干部学廉思廉践廉,心有所敬、行有所效。撰写资政课件《党史上的纪律建设与纪律教育》,获市委书记仲旭东等领导批示肯定,并被作为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课,列入全市党员模块化教育“三库”清单,丰富党员教育的素材和内容。
二、重“宣”,以理育廉。组建史志讲师团,为机关和基层单位提供党史专题课、廉政教育宣教课等近百场,在全市初任公务员培训班、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等班次上宣讲《平湖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党史概述》《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等党史课,大力弘扬平湖红色文化、廉洁文化。积极开展史志文化“七进”活动,在全市村社区及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建立“史志空间”“史志书柜”等29个,组织开展“史志集市”等宣传活动,近5年来向群众赠阅史志编研成果4万余册,让廉洁文化教育普及更多党员干部群众。
三、重“用”,以地固廉。牵头建设平湖名人馆,协助纪委等相关单位部门,为平湖二马御史馆、平湖廉文化记忆馆、稼书苑、平湖市博物馆新馆等场馆建设提供廉政史料支撑。发挥“浙里学史”等网上宣传阵地作用,积极投稿宣传平湖廉文化记忆,扩大传播覆盖面。同时持续发挥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湖市党员党性教育基地等作用,组织开展实地见学、专题研讨等形式多样的党史和廉政教育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