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浙江党史和文献网
2016年中共浙江省委为什么以全会的形式对“补短板”做出部署?
发布时间: 2025-02-10

2016年4月召开的中共浙江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体(扩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补短板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这是根据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浙江发展实践、遵循发展规律、顺应阶段变化、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落实“十三五”规划、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省委以全会的形式,对补短板专门做出部署,主要基于以下4方面的考虑。

    (1)这是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重大举措。习近平在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曾提出“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以后,他在许多重要场合,密集谈到“补短板”问题,并强调“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由此“补短板”成为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方法。浙江要肩负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的新使命,就必须深刻领会中央“补短板”重要思想中蕴含的发展观、方法论和群众观,扎实推进“补短板”重要思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

    (2)这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八八战略”是浙江发展的总纲,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始终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不断深化细化具体化,在继续发挥优势的同时,回答好找短板、补短板这个命题,不仅要补上发展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还要抓紧补齐从浙江“十三五”目标任务看如果不拉长就会制约未来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只有逐项对照“八个方面优势”和“八个方面举措”,既着眼于发挥优势,使长板更长,又致力于补齐短板,挖掘潜在优势,才能奋力谱写好“八八战略”的新篇章。

    (3)这是推进“十三五”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之举。浙江经济总量已超过4万亿元,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按照国际经验,浙江已面临一道不易翻越的“高收入之墙”。因此,全省必须因势而动,顺势而为。浙江“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争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杆省。“标杆”需要体现在高质量的均衡性上,就是经济结构、生活水平、自然环境、政治生态均达到高质量;就是城乡、区域、贫富、老少发展差距要缩小、要均衡。只有破瓶颈、跨障碍、补短板,才能有效化解各种结构性矛盾,成功翻越“高收入之墙”。

(4)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务实之策。虽然经过努力,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生态环境与百姓越来越高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仍然不足,产品创新适应满足不了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低收入群众生活还亟待改善等等,这些都是必须补齐的短板。只有从群众最迫切的期盼出发,切实解决百姓最关切的突出问题,全力做好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大事,才能真正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也才有百姓的获得感和认同度。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