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浙江党史和文献网
征文打卡二十一:忠魂不泯
——参观瞻仰金璇烈士纪念馆有感
发布时间: 2024-06-20

 

仲冬,刮过寒冷的风,漫山的松树,依然针叶藏青,池塘边的腊梅,几乎掉光了叶子,却枝头长出花骨朵儿。

当午,阳光灿烂。我踏进温岭市的楼旗村,绕过几栋民宅,站到“金璇烈士纪念馆”的前面,步履沉重,肃然起敬,更是思绪万千。

金璇烈士纪念馆是浙江文旅首批公布十一个“浙江省乡村博物馆”全省打卡点目录名单,先后荣获“浙江省四星级乡村博物馆”“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台州市党史教育基地”“台州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等30个基地荣誉称号。

门口,金璇烈士的褐色铜像,面部端庄,神色凝重,镜片里透析出的深邃目光,似乎在思考什么……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走进了烈士纪念馆。

史料记载,1902年,金璇出生于一个殷实的农民家庭,从小天赋异禀,喜欢念书,品学兼优。曾就读于横峰宗文书院。

1920年,金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浙大前身)学习。在校读书期间,受“五四”运动的影响,萌发了变革社会的思想,并与杭州第一师范的同学一起走上了革命道路。他面对校方迫害进步学生的恶劣行径,疾恶如仇,义无反顾地与之作斗争。后因反动政府的追究,他读不下去,被迫肄业。

他追求真理,信仰至上。1926年入党时,他改名为“项忠诚”,意为即使自己的头颅离项,也忠诚于党的革命事业,决不叛党,表达了对党的绝对忠诚。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人遭被捕杀戮,到处是白色恐怖。金璇受上级党组织派遣潜回家乡,任楼旗村党的书记,以创办“旗峰小学”为掩护,开展地下革命活动。从此,他的家就成了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重大决策和重要行动都是在这里运筹帷幄。

金璇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借鉴别地的斗争经验,决定以革命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没有钱怎么办?他一面向社会筹措,一面变卖自家的田产和樟树林,用来购买枪支弹药。有了武器之后,就建立起一支赤色队伍,有胆有识地开展革命活动。

金璇日夜奔波,顾不上个人的安危,深入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进行革命活动。

他组织横峰的窑工进行罢工,要求资本家改善工作环境,增加薪水,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改革一切不合理的管理制度。

他组织农会发动农民,在石刺头村集会、演说、游行,声势浩大,要求地主减租减息,还农民一个基本的生存权利和生活空间。

就这样,他以教书的名义,一边教书育人,传播文化知识,一边发展地下党员,点燃革命火种。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忧,鼓舞了共产党人的斗志和信心,同时也引起了反动政府的惶惶不安。

1929年,正当金璇的革命工作豪气干云,威震八方之时,陈爽子、张岳生、柳小荣等地下党员却突然被捕。这引起了金璇的高度重视和警惕,但一时令他一筹莫展,忧心忡忡。

一天,他收到陈爽子从宁波看守所寄出来的一封密信,获知原温岭县委执委李道明已叛变投敌。

他想:李道明是党内的核心人员,叛徒之后成了党内的定时炸弹。若不及时处理,将给党带来灭顶之灾。

为了保护中共温岭县委机关和地下党同志的生命安全,他当机立断,采取了断然措施。一边联系了几位革命战士,一边稳住李道明。

当李道明来到金璇家要找县委领导时,金璇将计就计,沉着应对,一面留吃留住,热情招待,一面告诉约好的同志,作好应急准备。

夜,月黑风高。金璇和几位革命战士假装引领李道明去寻找县委机关,进入大山深处时,李道明深感情形不妙,疑心生鬼,止步不前,欲退逃脱。战士们立马将他按住搜身,搜出了国民党浙保五团的密探证件。

李道明见事情败露,跪求于金璇,放他一条生路。“你,竟然是一个叛徒,该杀!”金璇大声喝斥。战士们,举起枪执行党的纪律,当场击毙李道明于荒山野岭。

从处理这重大事件中,可以看出金璇是多么的果断、及时、机智、大义!

李道明是国民党中央“准其自首破共赎罪”的共产党叛徒,被处决后,惊动了国民党中央政府。

风云突变。国民党对灭杀李道明的共产党人实施滥捕滥杀。金璇无法立足家乡,在党组织的关怀下,外出隐蔽。

他辗转千里,先到上海,后去南京,住在朋友家里。由于被人出卖,不幸被捕,落入敌人的魔爪。

南京监狱里,面对敌人严刑逼供,金璇严守党的秘密,随时为党的事业作好牺牲的准备。

国民党江苏省高级法院在审理金璇案件中,缺乏证据,宣布他无罪释放。由于敌人的狡猾,提出公诉,理由是李道明临死时被一个山夫听见一句“我是从金璇家里走出来的”话,于是撤销原判。金璇还没出监狱,又被转押至苏州监狱,重新审查。

苏州监狱里,金璇被脚镣手铐。每次审讯时,都遭到敌人的毒打。

皮开肉绽,鲜血直流,他紧紧的咬住牙,强忍剧痛,不说话,不呻吟,只是横眉冷对。

刽子手实在打累了,瘫软在椅子上气喘吁吁。哐啷一声,重重地关上铁门,牢房里一片昏暗。

牢门重新打开,换上几个凶神恶煞,对金璇又是一顿打骂,见金璇还是宁死不屈,就搬来一缸窜着火苗的炭火,用烧红的火烙戳向金璇被袒露的胸部,顿时,皮肤冒着青烟,发出滋滋的响声,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金璇昏迷过去,敌人用冷水浇醒……

一遍又一遍的惨酷折磨,即使是铁人,也难以熬过,然而,金璇同志在死亡面前,意志如钢,毫不动摇!

敌人一无所获,气得咬牙切齿。

一天,审讯又开始了,三五个臂大膀粗的家伙,搬来一张钢丝网,接通电刑的电源,网底烧着几盆炭火。敌人最后问金璇:“你不招供,你倔!你签个名字,表示脱离共产党,今天就放你出去,让你自由,这样总行不?”软硬兼施,对于贪生怕死的叛徒是救命稻草,而对铁骨铮铮,视死如归的革命党人来说简直是枉费心机,白日做梦!只见他昂起头,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向敌人,铿锵有力地答道:“休想,命可丢,党的忠魂岂可丢?”。

他,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面对生死,毫不含糊,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敌人,抓起金璇的手和脚,将他抛进炭火烧红的钢丝网,启动电刑。金璇的身体受到强刺激后,痉挛,失明,变黑,昏厥……

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岀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年仅29岁。

1956年,毛泽东主席亲笔签署了金璇烈士光荣证。

1958年,金璇烈士的遗骸移葬到温岭烈士陵园。

纪念馆内烈士留下的300件遗物,大大小小都耐人寻味,刻骨铭心。

故居,庄严肃穆,亘古活力,成为台州,温岭党史学习,红色教育的打卡热地。

校铃,锈迹斑斑,让人追忆,让人回味,是永远催人奋进的号令。

遗书,力透纸背,语重心长,是关怀下一代的楷模,是重视教育的典范。

走出烈士的故居,回望门口的那副对联:“革命初心由你起,为民牺牲最光荣。”我想:这就是人民的心声,也是对金璇烈士的最好评价和赞誉。

 


作者: 金云平
来源: 温岭市金璇烈士纪念馆
Title